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TOC卫星八讲】第八讲 战略Strategy  

企业的战略是长远的规划,要做好战略规划,绝非易事,对于了解TOC战略战术图的朋友而言,一般企业的战略可以说是弱爆了,当然,我对用TOC来做战略十分推崇。这一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内容十分精彩,对于要裁员的企业来说简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要做好战略规划的企业,千万不要错过的一讲。

步骤一:改变什么?/问题是什么?识别核心问题并分析

战略

战略的定义战略就是让公司现在和未来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好战略必须告诉我们如何达到公司的目标

战略的三个必要条件:以营利企业为例。

1.现在和未来都赚钱。

2.现在和未来都提供员工安全和满意的环境。

3.让市场现在和未来都满意。

必要条件的意义是—你不能违反它。如果违犯必要条件,就让整家公司的陷入危机。

第一个必要条件是以资本主义为出发点—现在和未来都赚钱。第二个必要条件说明了社会主义的观点—现在和未来都为员工提供安全和满意的环境。要求的是同时符合两个必要条件,而不做任何妥协。显然,制订一项现在和未来都能达成三个必要条件的战略绝对不简单。

持续改善:两种极为不同的曲线可以满足这个条件—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变得愈来愈好。绿色曲线仍然继续前进,但在较高层级上停滞。另外红色曲线,也许一开始比较慢,但也是持续改善。请问,你认为我们应该追求绿色曲线或红色曲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想要哪一种持续改善的程序呢?令人惊讶的是,大部份的人会说—绿色曲线。如果我们成功地达成绿色曲线,就能确保公司长期安全吗?我们在较高层级上停滞,对手超越我们只是早晚的事。红色曲线看起来像爆炸,但如果你看过去150年来全世界的消耗量,会看到哪一条曲线?—红色曲线。持续改善的程序不应该跟较高层级上停滞混为一谈。也就是说,当我们讨论到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达到这条红色曲线。

POOGI(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持续改善的程序。

冲突图:冲突图上体现了战略的三个必要条件①②③


竞争愈多,就愈需要目标,冲突就愈大。战略必须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如何破解这个冲突。因为如果我们不破解这个冲突,就不能同时满足三个必要条件。如果战略不能具体地告诉我们现在和未来如何破解冲突,就不是战略。

破解冲突图:很显然,上面的冲突图最让人讨厌的是CD’之间的箭头。


多问几次因为因为找出假设:有效产出的限制在外部。如果有效产出的限制在内部,我们应该能加以解决。所以我们这里的假设是—有效产出的限制在外部,因此冲突图才会存在。当我们发现自己所处的情况是之前没想到的,而且现在为时已晚,现在我们必须裁掉20%的员工,否则整个公司就要关门大吉,其它80%的人也会丢掉工作。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看待战略,了解战略的目的是为了长远的未来,而不只是着眼于现况,那么我们必须看战略提供的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这种现象都不会存在。

步骤二:解决方案是什么?(What is the solution?

解决方案的方向:如何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有更多的市场。

实例:如何创造一个至少维持十年的竞争优势呢?

假设一家公司的市场受到许多因素所影响,包括价格、可靠度、交货时间,服务、品质、特殊选择、颜色等。让我们假设公司提供的产品有二十种不同的颜色,柏拉图法则在这里也适用,也就是说,70%的销售量是来自于三种最受欢迎的颜色之一。除了最受欢迎的三种颜色之外,其它颜色的存货经常不足。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某个挑剔的客户坚持要特定的颜色,"我们会交货",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存货,所以必须告诉他:"我们会交货,但是你必须等。假设我们说他必须等六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说他必须等六周,在现实生活中他必须等十周。公司不认为这是真正的问题,因为根据过去的纪录,挑剔的客户只占2%

最近,生产和配销大幅改善。现在的情况是:"假设商店和公司之间的沟通进行一些小改变,挑剔的客户就能在一周内得到他们想要的颜色。"

挑剔的客户只占2%,我们需要大费周章吗?

市场分布图:


在这张图中,把注意力放在—如果我们用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例如颜色,来将客户排列等级,那么客户的百分比是多少?对一些人来说,也许很多人,我们不知道究竟多少人,颜色是项很重要的因素。他们在选择之前,会考量红色或绿色。我们知道这种客户非常少,只占2%,但是颜色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怎么知道呢?因为他们愿意等六周。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说颜色非常重要。这是市场的分布图,如果你看一下,这是每个因素的分布图。几乎每个因素都是如此。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件事。如果我们不是把这项因素的绩效提高10%,不是20%,不是50%,也不是100%,而是数以倍计

如果我们把绩效提高数倍,也就是说,我们不只得到狗的尾巴,而是得到整只狗!

全面品质管理告诉我们什么呢?提高品质,但是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衡量单位。在全面品质管理之前,品质的衡量单位是什么呢?是衡量废料使用量的单位。我们讨论百分比。百分比的意思是每一百个当中的一个,这就是1%的意思。TQM说—你想要真正成功,就不是从2%改善到1%。他们讨论的改善幅度相当大,因此提供了新的衡量单位。他们讨论什么呢?不是每一百个当中的一个,而是每一百万个当中的一个。他们说—“把箱子完全打破,跳!“他们成功地跳跃,接着发生什么事?他们主导了市场。后来欧洲和美国的企业急起直追,但是至少花了十五年才弥补差距。换句话说,如果这是尾巴,如果仍然有些人对某个因素特别挑剔,顺带一提,就品质而言,如果你看一下二十年前的汽车业,挑剔的客户还不到0.25%。但是尾巴仍然在摇。如果你改善了十倍,也就是1000%,你就可以控制狗。这就是得到持续竞争优势的方法

提高十倍需要大量打破许多我们目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这些被打破的事情必须同步发生,唯有如此,你才可以说是1000%的改善,而不是10%的改善。

改变获得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追赶所需时间:

改变获得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追赶所需时间

降低价格

1

以改变一项根深蒂固的政策为基础,这是我们和竞争对手在过去1520年来奉行不悖的政策。

2-5

以改变几项根深蒂固的政策基础,再加上几个部门大力配合

15

依照预测所制订的战略危险性很高。

步骤三:如何实现改变?(How to cause the change?)设计实施细节解决方案

未来图

未来图1

未来图2

未来图3


若要完成整个未来树,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地方。一个是成功地做到第一步骤,100号句子:“公司变更提案内容,大幅提高大规模市场的认知价值。”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典范转移。我们需要什么呢?我们必须牺牲局部效益的观点,我们必须牺牲成本世界的心态,否则即使我们成功地做到100号句子,也只能以非常有限的方式做到。要做到100号句子,会碰到一个很大的心理障碍—“让我们拋开所有长期以来作为指导方针的政策,我们对这些政策抱怨和发牢骚,让我们转换成一直受到推崇的全面导入方法,根据整体影响来评估事情,体认到局部影响跟整体影响无关。牺牲整个成本世界,不是牺牲成本,从成本世界的心态转变成有效产出的世界。在七个讲次里都提过,这是相当大的转变,如果你现在跟那些没上过课程的人交谈,就很难跟他们沟通,这就是心理障碍,不是钱的问题,不是投资的问题,而是你心态的转变。

下一个大障碍是140号句子:“公司利用机会之门,找出一个可带来显著竞争优势的大幅改善因素,并尽力去实现它。”要达到140号句子,你必须创造勇于追星的企业文化。你必须创造一个这样的企业文化—“我们现在知道,只要是我们想做的事,都可以做到。”我们想做什么呢?让我们变成第一名,不要从这里开始,否则你可能会变成公司内唯一认真地看待这件事的人。如果你达到110号,接着达到130号,那么你就可以说—我们把目标放在月亮,让我们变成第一名。我们可以做这个,我们可以做那个。接着想出激发方案来实施140号句子。不要欺骗你自己,我们这里说的是要花两到三年的功夫,要下很大的功夫。要让世界上任何东西改善十倍并不容易,真的是一大挑战。但是一旦你这么做,在第二个和第三个未来图上的下一个激发方案就只是提醒你—不要做相反的事。就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然后你就有一家不只是第一名的公司,而且还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都维持第一名。你已经到达“基业长青”的阶段。你创造了公司的文化,你有了他们所谓的“时钟”。

制订一项战略时,要考虑什么规则、方针呢?用这些规则和方针来检视每一项战略。

1.  发展出一个持久的竞争优势。遵循前面七讲的内容去做。如果没有这么做,就等于完全暴露于危险当中。市场内的每个事件都可能让你被淘汰。这是一项指导方针。这是一项合理的战略背后最主要的基础。

2.  区隔市场,而不是资源。为什么这么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在做相反的事。

3.  在不是十分赚钱的市场区隔,选择不拿取100%占有市场率。你必须跨入那个区隔,不必占主导的地位,可是要众所周知,这么一来,如果你需要扩张市场,就不必重头开始。否则你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进入。

4.  在利润较少的市场区隔内,仍维持一定的席位。虽然你本来可以把这些资源用在利润高的区隔,赚更多钱,但市场有高低起伏,无法尽如人意,你仍然要有能见度。如果你从不曾踏入这个市场,就无法在该市场拥有知名度。

5. 小心选择进入的区隔市场,各市场区隔同时萎缩的机率必须非常小。

实例:为何不要垄断市场?

假设你在一个地区提供非常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击败所有竞争对手。现在你是这个地区唯一一家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公司。现在基于一些原因,你想跟这个社区民众说—"很抱歉,我们每个月接受的病患不能超过一百人。"

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事?

首先,有些人想要杀了你,大声尖叫,如果你还继续坚持—不超过一百人,你的竞争对手在多久的时间内会窜起?

你的市场会强迫你的竞争对手进入,等到他们进入,市场绝不会原谅你曾经插在他们背上的刀。

同理可证,让我们看一下企业、产业。

假设你的公司变得非常好,你是某种原料、零件唯一的供货商。你非常优秀,击败所有竞争对手,成为唯一的供货商。现在你去跟客户说:"是的,你需要一千个,很抱歉,以后我每个月最多只能提供你五百个。"为什么呢?我有我的理由。如此一来,客户该怎么办呢?大声喊叫,尽可能摆脱你,扶植你的竞争对手,等到他们让你的竞争对手成长茁壮,你就只好跟客户说再见。

基业长青是所有企业孜孜以求要达到的阶段,但很多企业是在做反其道而行之的事,希望有更多的人和企业从这八讲中受益,成就企业的“基业长青”。

原创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式工业工程 http://blog.163.com/lanye_ch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