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选址新工厂或配送中心的选址是一个非常困难复杂的过程,它必须从公司的战略角度、供应链的需求和客户的需求来考虑。从质和量这两方面来讲,恰当的选址通常包括上层的管理,这是因为新设施的成功会对整个公司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选址的目的在于重置、扩展以及避免集中化,选址的动机也因目的而异,很多投资者会为一个新工业设施的选址提供不同的理由。选址的最终目的是将拥有的财产或者已有的设施转变成为一种有力的竞争武器。如下图,一个公司要先从战略目标和任务进行(整体分析),然后再评估各个可选的地址(局部分析),最后是实施阶段。如果前期的评估工作不做,可能会丧失竞争的优势。 选址过程中出现在的共性错误有: 1. 对新设施没有规划就进行选址。 2. 允许工作过早的公开。 3. 没有使用一个好的检查标准清单。 4. 没有将项目计划和未来的需求以及技术趋势联系起来。 5. 没有精确评估每个可选择位置的真实成本。 6. 在错误的时间考虑未来不确定的东西。 7. 未能利用咨询服务来补充人员能力的不足。
选址宏观分析 宏观分析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1. 供应链需求:整个组织必须将他们自己看作是一个需要不断改善的供应链的一部分。未来的竞争力将会是整合的供应链中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 2. 客户的满意度:客户的满意度是对客户要求的理解和延伸,面不是客户想要的公司的想法,这是使利润最大化的关键。 3. 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是为了决定配送计划,以给客户在准确时间、准确地点提供准确数量的准确商品,同时又能正确地平衡仓库及配送费用,使得配送费用最小。 4. 战略总体规划:战略总体规划是对将来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以及需求的设备进行描述,从而分析论证各种可选择的计划。 5. 团队选择:团队是由各种具有交叉功能的小组以及组织内外的各种人员建立起来的,他们为整个过程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选址微观分析 当大的蓝图和宏观分析完成后,微观层面的工作,即一个特定位置的选择就可以开始了。选址微观分析的过程: 从选址到实施 从选址到实施,建造一个工业设施,所需要的时间从数月到数年不等,建造过程包含: 建造过程时常被参与者视为对正常商业活动的干扰,而不是全体团队事业成长和财务成功,对此我们不应感到奇怪。 借助适当的计划并且使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建筑过程可以得到很好控制,工程项目可以准时开工,预算可以继续获得支持,而且质量也可以保证。当然,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如果采纳以下步骤,问题有可能减少: 1. 建立选址的现实标准。 2. 选择适当的承包或项目交付方法,以满足你的需要。 3. 为你的计划选择最好的建筑公司。 4. 全神贯注地管理项目。
随着选址过程的进展,我们很容易失去最终的目标:按照战略总体规划选址并建立一处设施。这是实现战略总体规划预测结果的唯一方法,对改变建筑物功能的地点选择标准坚决反对。最终的目标会在过程进行中实现,要严格地按照计划行事。
摘自《工业工程手册(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