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模型和企业的创新方法![]()
一家企业如同一辆马车,马车跑得快不快好不好竞争力高不高,是由经营者的运营能力决定的,一是把握方向的能力,二是运行系统。马车前进的方向即为企业的发展目标,马是动力,机制就是企业的动力,马车要前进得有两个轮子,且轮子得一样大小,由此可见,企业要发展,专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同等重要。 马车模型带来的思考: 1、技术创新是效益、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2、管理技术创新是充分条件,两者集成是充要条件; 3、在创新过程中要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
企业的创新方法 ![]() 工业工程(IE)的特征 1. 需求导向性(目的性):实践功能; 做信息化工程的目的是什么?可行否? 做精益生产目的是什么?两者有何区别?应该怎么干? 误区:信息化考虑一个轮子,不考虑IE + IT。 问题:企业的效益(效率、质量、成本)和什么因素有关? 2. 累积性:管理投入与效益成正比; 工业(产业)工程(IE)与管理在企业中的发展过程: 美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搞科学管理,后来叫工业工程; 欧洲约从20世纪初开始;日本从1945年开始;韩国从1953年开始;台湾从1962年开始; 我国大陆虽然50年代有些IE活动,从1990年开始正式搞工业工程(IE); 一汽集团的精益生产从1980年开始至今,保持制造业领先地位。新希望六和坚持精益生产开始二次创业。 误区:不是坚持连续改善,短期思想,一蹴而就。 3. 多样性及不可复制性:创新性; 企业的管理模式、方法有本企业化特征。 误区:用专业技术的思维去考虑管理问题;总想简单复制发达国家成功模式。 4. 满意度特性:不存在最优解,追求连续改善的累积效果。 误区:有的企业什么都干过,什么也没干好;总想找最好的办法,忽视踏踏实实。 *依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齐二石理事长的《工业工程、信息化、管理创新方法》整理。
|